玉米油加工工艺简述 gao油玉米用于加工榨油,一般包 括胚的分离和胚的榨油两个过程。 胚的分离方法 玉米胚 的分离主要有干法脱皮提胚制粉和湿磨法提胚制粉。原料不 经润水处理直接脱皮提胚制粉,亦称干 法脱皮提胚制粉。一般籽粒水分含量在18%左右时可采用,但加工损失较大;湿磨法提胚制粉法,是籽粒 经浸泡处理后再脱皮提胚制粉。 玉米油生产工艺流程: 以玉米为原料, 在生产玉米糁、玉米淀 粉或玉米淀粉糖的过程中,约能回收8%-- 12%的玉米胚芽,经收集 后可以用来制取玉米胚芽油和玉米胚芽蛋白等。玉米胚芽油不 仅能精炼成色拉油、人造奶 油等营养丰富的食用油脂,而且是颜料、油漆和 制皂工业的原料。脱油后 的饼粕含有蛋白质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用于 制作多种食品的营养增补剂。
玉米胚 芽制取油脂的工艺、设备和 操作技术与其他油料制取油脂的过程大体相同, 均须经清理--→干燥--→软化--→轧胚--→蒸炒--→取油--→精炼等过程。 1.清理: 制玉米 糁回收的玉米胚芽,混杂有较多的玉米粉、碎粉和皮屑,需要用 双层振动筛进行筛理。 筛面网眼,d层清除大杂,用1.5x1.5目/平方厘米;第二 层清除玉米粉、 碎糁和皮屑,用4x4目/平方厘米,若筛下 物中仍混有较多的胚屑,则 可改用5x5目/平方厘米或7x7目/平方厘米筛,以减少 玉米胚芽的损失。制玉米淀粉回 收的玉米胚芽,混杂有 皮屑和胚根鞘等杂质,需要用 浅盘或流槽以清水连续漂洗几次, 如备有旋流分离器,可利用 旋流所产生的离心作用,分离出胚芽。 2.干燥: 在制玉 米糁和玉米淀粉过程中回收的玉米胚芽,经清理后,含有较gao的 水分,酶的活 性较强又易被微生物污染,造成油脂变质和酸败,既影响 油脂产品的产量 和品质,又会降 低饼粕的利用价值。为保持 玉米胚芽在贮存和运输中的新鲜度,经清理 后的玉米胚芽,需随即 晒干或烘干至水分含量10%以下。 3.软化: 为玉米 胚芽制取油脂的头道工序。此工序中,使玉米 胚芽在受热处理的 同时水分含量降至10%以下,使料胚发生塑性变化。软化常 用热风烘干机或热蒸气辊筒 烘干机,料胚在 软化时不宜温度升gao过急,以防止 蛋白质过早变性而使料胚失去弹性, 进而影响轧胚、蒸炒和榨油处理。 4.轧胚: 玉米胚 芽经软化处理后,随即经 辊筒轧胚机轧成0.3--0.4mm的薄片, 促进细胞结构的破坏,使油路缩短,便于料 胚的蒸炒和压榨。 5.蒸炒: 胚料进 入蒸炒设备蒸炒时的水分含量不低于12%,经40--50分钟加热, 后使料胚温度c过100℃, 料胚的水分含量由12%逐渐降低至3%--4%,以料胚色渐 变至棕红色,且能闻 到香气而不焦糊为止。 6.压榨: 油脂制 取的方法有压榨法、萃取法和水代法。压榨法 根据采用的设备与 生产规模又可分木榨、螺旋榨与液压机榨。由于玉 米胚芽油的制取大多由规模较小和辅 助车间进行,所以采 用螺旋榨油机为适宜。 机型可 按生产规模而定,规模稍大的生产 厂, 可选用 连带蒸炒设备组装的200型螺旋榨油机,该机蒸炒兼备,运转连续,使用操 作简单,料胚蒸炒、榨油在 一组设备中一次完成。 当蒸炒 的料胚温度达到115--120℃、 水分含量为2%--4%时,则直接 进入压榨机榨油。此时室温需保持30--40℃,初始进少 量料胚,待榨机正常运转后,榨膛温度上升,然后再 加大到标准进料量,并保持均匀进 料、出油与出饼,以能闻到饼粕香味,饼片坚实,表面光滑,背面有裂纹,出油正常为 准。若蒸炒 温度偏低则料胚水分含量偏gao,饼片松软,水汽很浓,油色不正,发白起泡, 出油减少。若蒸炒温度过gao,料胚水分含量过低,则饼色过深,出口冒青烟且有焦味, 油色深,出油也减少。运转正常的榨机,一般榨油转速控制为8转/min(分钟),料胚在 榨膛受压榨的时间为2.5min(分钟) ,饼片厚度为5--6mm。生产玉 米糁提取的玉米胚芽 出油率为22%--26%;制取淀 粉提取的玉米胚芽出油率为25%--28%,饼粕中的残油率 为5%--6%。 所制取的玉米胚芽油,未经精炼俗称"毛油",其水分及挥发性物质0.3%, 杂质0.2%,酸价6,沉淀物6%,色泽淡黄,气味正常,经280℃加热,有沉淀物析出。 "毛油"由于水 分和杂质含量较gao而不耐贮存,需经水化、碱炼和脱臭等精炼后,才能获 得gao品质精炼玉米油。 注意事项 玉米胚 榨油及精炼玉米油工艺采用压榨法制油,尤其需 注意玉米胚入榨前的各个关键处理环节和在压榨过程中的油路疏通及毛油回收,可合理 地加快粮油比值。生产出的毛油,含有需 要量的饱和脂肪酸、脂类、蜡质和胆固醇等物质。非甘油 脂类的杂质如游离脂肪酸、磷脂、色素及 少量的蛋白质胶体物质。另外还含有需要色素。 因此要 得到精炼的玉米油,还需要经过脱蜡、脱酸、脱色和 脱臭等工艺处理。 玉米毛 油中有两大类色素: 一为自然色素,如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等物质,易为漂土吸附脱色。另一类 为有机物分解产物形成的色素,呈棕色和褐色,不易为漂土吸附脱色。它们常 常呈正胶态分散于油中。有的色 素虽在加工过程中被除去,但回升的幅度较大。加工制 成玉米油一般需要采用的脱色工艺是;一次漂 土二次脱色效应的交叉脱色工艺;对于料胚处理不及时,制取油 料颜色较深的毛油,脱色比较困难,则可采用预脱色。 经脱色 的玉米油除了其原有的玉米味外,还有在碱炼中带来的“皂”味、脱色中带来的“土腥”味,因此需 经进一步脱臭处理使玉米油符合风味的要求。
联系我们
电话: +86-371-5677 1823手机/微信: 13526627860
Skype: sophia.zang1
邮箱: oilmachine@doingoilmachine.com
询价
油脂加工设备
植物油精炼设备
油脂精炼脱色工段
玉米油精炼设备
剥壳工段/脱皮工段
大豆油精炼工艺流程
常见油料介绍
油脂加 工设备工程案例
5吨/天棕榈 仁油精炼设备将发往利比里亚
乌兹别 克斯坦棉籽油项目
尼日利亚60吨/天棕榈 仁和大豆生产项目即将竣工
5吨每小 时新工艺棕榈油生产设备在泰国成功安装并运行
100吨每天 精炼分提设备即将发往肯尼亚
玉米油生产设备
玉米油加工工艺简述
gao油玉米用于加工榨油,一般包 括胚的分离和胚的榨油两个过程。 胚的分离方法 玉米胚 的分离主要有干法脱皮提胚制粉和湿磨法提胚制粉。原料不 经润水处理直接脱皮提胚制粉,亦称干 法脱皮提胚制粉。一般籽粒水分含量在18%左右时可采用,但加工损失较大;湿磨法提胚制粉法,是籽粒 经浸泡处理后再脱皮提胚制粉。
玉米油生产工艺流程:
以玉米为原料, 在生产玉米糁、玉米淀 粉或玉米淀粉糖的过程中,约能回收8%-- 12%的玉米胚芽,经收集 后可以用来制取玉米胚芽油和玉米胚芽蛋白等。玉米胚芽油不 仅能精炼成色拉油、人造奶 油等营养丰富的食用油脂,而且是颜料、油漆和 制皂工业的原料。脱油后 的饼粕含有蛋白质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用于 制作多种食品的营养增补剂。
玉米胚 芽制取油脂的工艺、设备和 操作技术与其他油料制取油脂的过程大体相同, 均须经清理--→干燥--→软化--→轧胚--→蒸炒--→取油--→精炼等过程。
1.清理: 制玉米 糁回收的玉米胚芽,混杂有较多的玉米粉、碎粉和皮屑,需要用 双层振动筛进行筛理。 筛面网眼,d层清除大杂,用1.5x1.5目/平方厘米;第二 层清除玉米粉、 碎糁和皮屑,用4x4目/平方厘米,若筛下 物中仍混有较多的胚屑,则 可改用5x5目/平方厘米或7x7目/平方厘米筛,以减少 玉米胚芽的损失。制玉米淀粉回 收的玉米胚芽,混杂有 皮屑和胚根鞘等杂质,需要用 浅盘或流槽以清水连续漂洗几次, 如备有旋流分离器,可利用 旋流所产生的离心作用,分离出胚芽。
2.干燥: 在制玉 米糁和玉米淀粉过程中回收的玉米胚芽,经清理后,含有较gao的 水分,酶的活 性较强又易被微生物污染,造成油脂变质和酸败,既影响 油脂产品的产量 和品质,又会降 低饼粕的利用价值。为保持 玉米胚芽在贮存和运输中的新鲜度,经清理 后的玉米胚芽,需随即 晒干或烘干至水分含量10%以下。
3.软化: 为玉米 胚芽制取油脂的头道工序。此工序中,使玉米 胚芽在受热处理的 同时水分含量降至10%以下,使料胚发生塑性变化。软化常 用热风烘干机或热蒸气辊筒 烘干机,料胚在 软化时不宜温度升gao过急,以防止 蛋白质过早变性而使料胚失去弹性, 进而影响轧胚、蒸炒和榨油处理。
4.轧胚: 玉米胚 芽经软化处理后,随即经 辊筒轧胚机轧成0.3--0.4mm的薄片, 促进细胞结构的破坏,使油路缩短,便于料 胚的蒸炒和压榨。
5.蒸炒: 胚料进 入蒸炒设备蒸炒时的水分含量不低于12%,经40--50分钟加热, 后使料胚温度c过100℃, 料胚的水分含量由12%逐渐降低至3%--4%,以料胚色渐 变至棕红色,且能闻 到香气而不焦糊为止。
6.压榨: 油脂制 取的方法有压榨法、萃取法和水代法。压榨法 根据采用的设备与 生产规模又可分木榨、螺旋榨与液压机榨。由于玉 米胚芽油的制取大多由规模较小和辅 助车间进行,所以采 用螺旋榨油机为适宜。
机型可 按生产规模而定,规模稍大的生产 厂, 可选用 连带蒸炒设备组装的200型螺旋榨油机,该机蒸炒兼备,运转连续,使用操 作简单,料胚蒸炒、榨油在 一组设备中一次完成。
当蒸炒 的料胚温度达到115--120℃、 水分含量为2%--4%时,则直接 进入压榨机榨油。此时室温需保持30--40℃,初始进少 量料胚,待榨机正常运转后,榨膛温度上升,然后再 加大到标准进料量,并保持均匀进 料、出油与出饼,以能闻到饼粕香味,饼片坚实,表面光滑,背面有裂纹,出油正常为 准。若蒸炒 温度偏低则料胚水分含量偏gao,饼片松软,水汽很浓,油色不正,发白起泡, 出油减少。若蒸炒温度过gao,料胚水分含量过低,则饼色过深,出口冒青烟且有焦味, 油色深,出油也减少。运转正常的榨机,一般榨油转速控制为8转/min(分钟),料胚在 榨膛受压榨的时间为2.5min(分钟) ,饼片厚度为5--6mm。生产玉 米糁提取的玉米胚芽 出油率为22%--26%;制取淀 粉提取的玉米胚芽出油率为25%--28%,饼粕中的残油率 为5%--6%。
所制取的玉米胚芽油,未经精炼俗称"毛油",其水分及挥发性物质0.3%, 杂质0.2%,酸价6,沉淀物6%,色泽淡黄,气味正常,经280℃加热,有沉淀物析出。 "毛油"由于水 分和杂质含量较gao而不耐贮存,需经水化、碱炼和脱臭等精炼后,才能获 得gao品质精炼玉米油。
注意事项
玉米胚 榨油及精炼玉米油工艺采用压榨法制油,尤其需 注意玉米胚入榨前的各个关键处理环节和在压榨过程中的油路疏通及毛油回收,可合理 地加快粮油比值。生产出的毛油,含有需 要量的饱和脂肪酸、脂类、蜡质和胆固醇等物质。非甘油 脂类的杂质如游离脂肪酸、磷脂、色素及 少量的蛋白质胶体物质。另外还含有需要色素。
因此要 得到精炼的玉米油,还需要经过脱蜡、脱酸、脱色和 脱臭等工艺处理。
玉米毛 油中有两大类色素:
一为自然色素,如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等物质,易为漂土吸附脱色。另一类 为有机物分解产物形成的色素,呈棕色和褐色,不易为漂土吸附脱色。它们常 常呈正胶态分散于油中。有的色 素虽在加工过程中被除去,但回升的幅度较大。加工制 成玉米油一般需要采用的脱色工艺是;一次漂 土二次脱色效应的交叉脱色工艺;对于料胚处理不及时,制取油 料颜色较深的毛油,脱色比较困难,则可采用预脱色。 经脱色 的玉米油除了其原有的玉米味外,还有在碱炼中带来的“皂”味、脱色中带来的“土腥”味,因此需 经进一步脱臭处理使玉米油符合风味的要求。
留言反馈